培养积极的心态
训练
选择做个乐天派能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健康更快乐。借助下列建议,轻轻松松做个积极向上的人。
乐观主义者总是期待最好的结果。他们本着乐观进取、万事顺意的心态对待每件事。这种思考方式听起来的确不错。但是这种态度能否奏效?乐观主义者真的会过得更好吗?研究表明,确实如此。
《心脏病学》杂志近期发表一篇文章显示,在近 230,000 人的测试结果中,乐观程度更高的人患上重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低。而哈佛大学近期一项约 13,000 人参与的研究也有类似结果:满怀希望的人更加身体健康和习惯优良,他们的人缘、心理和幸福感也更胜一筹。
你可能会认为这些结果只适用于拥有积极心态的人,因此不想继续读下去。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,请谨记:积极的心态其实可以被选择的。
现任牛津大学心理学与情感神经科学的教授,Elaine Fox 博士认为:“乐观心态是可塑的,我们可以学着变得更加乐观。”如果在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之间选择前者,第一步就是了解你的大脑为何会选择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想法。
哺乳动物内心研究创始人 Loretta Breuning 博士说:“产生积极或消极思维的神经通路在我们年少时就已经根深蒂固。”
Breuning 博士认为,我们过去的经历,尤其是童年时期的经历,会形成我们对于事态向好或向坏的预期,这也是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充满动力的原因。她说:“当你拥有正面期待时,你更愿意投入其中,尝试达成你的愿望。相反,当你拥有消极预感时,你不知道前进的方向和方法,因此通常不会采取任何行动。”
Breuning 博士说,这种消极的思考方式会让你分泌皮质醇,它是一种压力荷尔蒙,会向你的大脑发送“威胁警报”。它一旦产生,就不会无故消失:“因为受到这种’威胁‘,你神经中的消极通路,会持续被加强。这跟人们使用母语的状态挺像的,有时候你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说话,但那话就脱口而出。”因此,在这种状态下,你想不消极都难。
当你陷入悲观情绪中时,如果仅仅只是告诉自己要去积极思考,那根本没用。Fox 博士表示,思考本身并不会对你产生帮助。积极性和它带来的好处,不在于我们怎么想,而在我们怎么做。Fox 博士进一步建议:“去做更多积极有益的事吧,它能让你从负面情绪中振奋,让你的心态更向上。”
是不是感到备受鼓舞?了解以下 5 种方法,立即行动起来。
- 每天花 3 分钟整理思绪
无论你在哪里,花一分钟思考对你有帮助的行动。假设你喜欢宅在家,那与其无所事事,不如迅速利用短短的 60 秒,想一下能做什么,无论是收纳物品、弹吉他还是冥想。
每天三餐后做一次“一分钟练习”,坚持 6 周,你的大脑就能“焕然一新”,以积极的心态迎接生活。Breuning 博士说:“这么做并不一定要完成某件事情,而是要让积极代替消极——因为你知道消极预感只是生活当中出现的随机片段,并不会真实发生。”
- 承诺每天完成一项让你感觉良好的活动
在 Fox 博士看来,无论是在训练当中挥汗如雨、缓解压力,还是做一顿自己喜爱的美食或是与朋友视频聊天,这些微不足道的行为都能在身体上、精神上或感情上提升并促进积极的心态。“关键在于你的行动能够为大脑灌注一种态度,而不仅仅是希望你尝试变得更加乐观。”
- 坚持下去,多想多做
“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”。就像 Fox 博士所认为的那样,坚持不懈才是乐观主义的关键。因为你越坚持着去努力探究,成功的几率才会越高。而这成功会激励你更加积极进取,形成一个良性循环。
- 控制你能控制的
Fox 博士认为,“乐观主义者能够掌控他们自己的行为”。要想拥有这种处世哲学,方法之一就是关注你能做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。
例如,你可能为了某项比赛训练了好几个月,但是比赛却取消了,你无法冲击新的个人纪录。但是你可以设定一个新的训练目标——比如每晚进行泡沫轴训练或者每餐吃素食,以此作为新挑战。总之,要让自己继续做些什么,找到存在感。这能安抚你的情绪,并激励你以更积极的姿态面对一切。
- 抱最好的希望,做最坏的打算
你可以保持乐观,同时也要为失败做好准备。Fox 博士将这种心态称之为“现实乐观主义”。保持这种心态,你就不会盲目地相信人生一定会一帆风顺,因为这根本不可能。准备好面对不好的结果,这能让你掌控自己的心态。
Fox 博士表示:“这种技巧让你不过于担忧潜在的挫折,用理智推测预估风险,同时让乐观心态主导自己,相信无论如何一切都会顺利完成。当两者达成一种完美平衡,就达到所谓的健康心态了。”